历经一个月的搜寻和两天的精彩海选,9月1日上午,《寻宝新疆——走进霍尔果斯》在伊犁电视台圆满完成节目录制,经海选产生的19件民间藏品,在节目中再获鉴宝专家二次鉴定、点评,最终,一件汉代青铜匕首、一套带托盘的清晚期鸡缸杯和一副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的唐卡获得本站寻宝节目代表性藏品。
在《寻宝新疆——走进霍尔果斯》录制现场,央视《寻宝》专家组王敬之、毛晓沪、车奇凯、黄鼎、王拥政、李常宝等6名国内知名鉴宝专家端坐舞台中央,19名海选通过的持宝人拿着他们的看家“宝贝”悉数登场,与鉴宝专家互动交流,品鉴藏品。
首先出场的持宝人,带着自己从古玩市场上淘来收藏了七八年的瓷盏,经瓷器专家毛晓沪鉴定,这是一件绿琉璃釉双耳杯,是一盏陪葬的酒具,古代人叫它“觞”,时间大约在东汉时期。专家指出,随着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开辟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原不仅把丝绸等物品运往西方,还海纳百川,把西亚、中亚地区制造器皿的琉璃工艺也引入中原地区,这件藏品,就是典型的西域与中原制瓷工艺交融的产物。尽管这件藏品琉璃釉还不够均匀,但确属真品,值得收藏。
紧接着,作为礼器的铸有很多精美纹饰的汉代青铜箭头、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玉剑饰、青铜饰品,和田子玉把玩件,伴着专家的点评讲解,都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
一位伊犁藏友,拿来一架上世纪作为战地记者专用的德国原产莱卡相机,被专家点评为“现代文物的精品”。鉴宝大师车奇凯说,莱卡相机,在二战时期,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相机,产量并不多,很多战地记者用它拍下了很多不朽的经典照片。1945年,一名美国水兵于1在纽约时报广场抱着一名女护士深情接吻,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被记者拍下了这张象征战争结束的《世纪之吻》新闻经典照片,就使用的是德国莱卡相机。车奇凯打趣说:“因此,现在,很多旅游者,去世界各地旅游,如果胸前挂一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莱卡相机,会被当做贵族的标志,到哪家餐厅吃饭,老板都会殷勤款待你的。”
一名藏友用和田玉和其他藏友淘换的清晚期字画《兰石图》,画工用笔流畅,真实反映了作者的笔清墨趣,被书画鉴宝大师黄鼎鉴定为古画真迹,黄鼎还对这位收藏字画的新疆藏友展开新疆与内地地域交流藏品的做法表示赞赏。


金丝玉沙漠漆红皮冻料
一位名叫仝义杰的来自阿勒泰的藏友,带来他的心爱藏品———一块重达9公斤的金丝玉沙漠漆红皮冻料,被金丝玉鉴宝专家李常宝视为金丝玉种不可多得的上品,李常宝在品鉴中,向现场藏友普及金丝玉收藏知识,并介绍当前金丝玉的价格走势,当把这块藏品估价为150万元时,引来全场阵阵惊呼。
此外,来自伊犁师范学院的维吾尔族教授艾尼瓦尔带来爱人家传世的景德镇一对瓷罐,一位伊犁藏友带来的瓷画桶,虽然分别被专家鉴定为清晚期和建国初期的出口瓷器,但也因其上乘的品相、做工而受到专家推崇。一名回族民间收藏者收藏的伊犁察哈台古钱币,被古币专家李常宝视为古钱币收藏的精品。
节目现场最八卦的是,一位伊犁藏友把俗称“太岁”的肉灵芝,也带到鉴宝现场,杂项专家车奇凯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肯定了喝“太岁”水的保健价值,并鼓励收藏者作为个人爱好好好收藏。
节目最后,经鉴宝专家综合考评,最终选出本站寻宝节目三件代表性作品。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武浩,伊犁州文体局副局长朱建华,伊犁欣德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顾兴为三件代表性藏品的持宝人颁奖。致此,由伊霍尔果斯市政府主办、新疆卫视、新疆西域艺术民间研究院、伊犁欣德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寻宝新疆——走进霍尔果斯》活动圆满落幕。
@ 霍尔果斯零距离 |